5月5日早上6点,颜建玲和往常一样,轻轻地起床,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一双儿女,关上卧室的房门,利用准备早饭的空隙,洗漱梳妆。7点刚过,她和丈夫匆匆吃过早饭,就将儿女的早饭温在锅里驱车赶往单位。
颜建玲是乌海能源骆驼山洗煤厂质量计量部的司磅员,丈夫是洗煤车间的一名检修员,两人的工作都很忙,平日里孩子全靠老人照顾。所以,他们每天都会早起一会儿,尽量多干一点活儿,为老人分担一些家务。
8点刚过,质计部的班前会结束后,颜建玲便匆匆赶往厂区最外沿的磅房。磅房孤零零地伫立在距离办公区**多米的地方,这里地势较高,四周空旷,没有遮挡。原本矿区的风沙就大,每当遇有扬沙的天气,一路走来便是满脸满身的灰土。
8点**分,颜建玲来到磅房,首先打开电脑和地磅的电源。乘主机和磅体预热的工夫,她开始检查磅体和缝隙间是否有异物,确认限位器和传感器线头无松动,然后拿起扫帚和铁锨将磅体上的煤灰清理干净。原本,当天值班的还有一名工友,因为身体原因请了假,所以,这几天她要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于是愈发忙碌起来。
8点**分,拉原煤和销售煤的车辆慢慢多了起来,原本有些荒凉冷清的磅房也变得热闹起来。由于骆驼山洗煤厂生产所需原煤全靠外购,商品煤销售也需要汽车运输,于是,磅房便成了洗煤厂最喧嚣繁忙的地方,每天进进出出的车辆少则**余辆,多则**余辆。
“师傅,别急着下车,你的车位偏了,赶紧重新上磅,停好车位,我们可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
“看你岁数也不小了,应该具备一些规矩意识,对不?如果,你不好好排队,后面的司机也跟着学,这里就会乱成一锅粥。赶紧往旁边挪一挪,过完磅你就可以早点回家了。”
……
除了核对计划单、煤种、车辆等各种信息,颜建玲在打票出票的空档,还要时不时根据电脑上显示数据的微小差异作出判断。她经常会站起身子,将头尽量探向窗口,观察车辆上磅情况,扯着嗓门与司机进行沟通。磅上的特定位置安装了8个感应器,车辆停在磅体的中间位置,测量的数据才不会出现偏差。个别运煤司机把车停稳后,会找个自认为是工作人员视角盲点的位置站在磅上,来增加过磅重量。还有个别司机,瞅个空档就想插队,影响整体工作进度。为确保洗煤厂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也为了维持过磅秩序,颜建玲每天都要细心观察车辆上磅后的细微数据变化和窗外磅体上车辆停靠情况,发现毛重和净重数值有问题时就要求司机检查车辆是否违规。同时,她还要时不时出去维持一下车队秩序。
中午**点**分,质计部副主任吕智宽从食堂为颜建玲打来一份饭菜。这个时间,司机们也都赶去吃饭,磅房暂时安静下来。颜建玲迅速吃完午饭,又出去细心地检查一遍磅体,清理一下卫生。
**点**分,司机陆续赶回,磅房又开始热闹起来。车上、车下,验车、打票、出票……看似一个个简单的工艺流程,其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核对、检查、输入,稍有疏忽,就可能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或者影响工作进度。
下午5点,颜建玲从电脑物料供销联网系统中发现有一辆车物流信息异常,(略),确定那辆车是因为出现机械故障正在检修中,这才放下心来。每天运送原料煤的派车单和进煤总量必须与计划号相符,如因意外情况出现偏差,就要在系统内标注清楚,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晚上7点**分,当天所有车辆的过磅工作终于结束。这时,颜建玲才稍微放松了一些,但却觉得浑身酸软、嗓子喑哑。她为自己倒了杯热水,吃了两口早上带来的面包,然后开始清点票据。她将厚厚一摞派车单、打印票上的数据和信息与电脑系统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才把当天工作情况完整地记录在了交接班的本上。
晚上8点**分,颜建玲关闭所有设备电源,走出磅房,外面已是满天星斗。在给值班领导送去当天票据的路上她在想,今天过节,路上的车辆不算太多,一会儿到家,两个孩子应该还没休息,一定要好好陪陪他们。